huǒ
〈名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同本义 [fire]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离为火。——《易·说卦》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火,日气也。——《论衡·诘术》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令药熔。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火灾;发生火灾 [fire (as a disaster)]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lights;torch]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火且尽。火尚足以明。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光芒 [brilliant rays;radiance]。如:火眸(火眼金睛)热;热气 [heat,steam]。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五行 [fire]——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huo,a military unit]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Mars]。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指枪炮dan*药 [firearms]。如:jun*火比喻战争 [war]。如:交火;开火;停火[中医]∶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internal heat]。如:上火,败火古时通“伙” [ancient var.of 伙]。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动词〉
焚烧;烧毁 [burn down]火,燬也。——《说文》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用火烧物使熟 [cook]。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生气 [anger;temper]。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形容词〉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red]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紧急 [urgent;pressing]。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名词〉
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热。可燃物、燃点和氧气是火的三要件。《书经·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水浒传·第四六回》:「便去灶前寻了把草,灶里点个火……那火顷刻开天也似般大。」中医指病理变化过程中,机能亢进的现象。如:「肝火」、「上火」、「退火」。枪炮dan*药等武器称为「火」。如:「军火」、「火药」。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姓。如明代有火源洁。二一四部首之一。〈形容词〉
赤红色的。如:「火红」、「火狐狸」。唐·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动词〉
燃烧。《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新唐书·卷九三·李靖传》:「(李靖)?军次伏俟城,吐谷浑尽火其莽,退保大非川。」动怒。如:「他一火,大家都不敢说话了。」〈副词〉
急速、紧急。如:「火速赴约」、「十万火急」。《庄子·天地》:「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