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正文
    拼音:xiāo
    注音:ㄒㄧㄠ
    部首:
    笔顺:削笔顺:竖、点、撇、竖、横折钩、横、横、竖、竖钩
    五笔:IEJ或IEJH
    五笔98:IEJH
    统一码:U+524A
    郑码:KOQK
    仓颉码:FBLN
    四角码:92200
    基本解释:削 xiāo ㄒㄧㄠˉ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削苹果皮。削铅笔。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削球。
    详细解释: xiāo 

    〈名词〉

    (本义读 qiào。装刀剑的套子)曲刀,书刀,削刀 [knife]?削书刀也。——《曲礼·金工》注东周和秦汉时用来除去书写在木牍或竹简上的错字。又如:削刀(书刀)简札 [bamboo's script]。如:削青(古人制简记事,先以火炙竹令其出汗变青,谓之“削青”。后泛指书籍)

    〈动词〉

    斜着刀略平地切去物体的表层 [pare with a knife;peel with a knife]削则削。——《汉书·礼乐志》。注:“谓有所删去,以刀削简牍也。”为天子削瓜。——《礼记·曲礼》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墨子·鲁问》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如:削铅笔;切削;削瓜(削去瓜皮。古代的一种礼节;又指削去皮的瓜);削杖(古代母丧时子服齐衰所执的木杖,用桐木削成)删除。指删改文字 [delete]削而投之。——《左传》有司请定法,削则削,笔则笔,救时务也。——《汉书》。颜师古注:“削者,谓有所删去,以刀削简牍也。”又如:削改(删改);削抹(删改抹去)削除;削减 [cut down]外削幅。——《仪礼·丧服礼》寇至度必攻。主人先削城编,唯勿烧。——《墨子》又如:削籍(官吏免职);削免(削除);削迹(削除车迹。谓不被任用;又作消踪匿迹。谓隐居)掠夺 [rob]故为吏牧民者竞相剥削。——《梁书·贺琛传》又如:削夺(剥夺,夺去);削敛(剥削聚敛)分,割裂 [divide]夫齐,削地而封 田婴。——《战国策·齐策》又如:削小(将封邑分小)剃;刮 [shave]好雄强,似出家的子路,削了发的金刚。——《西厢记诸宫调》又如:削剥(刮削;亦谓侵蚀);削发披缁(剃去头发,身着黑衣。表示出家);削头(犹削发)裁剪缝纫 [cut and sew]。如:削缝(犹缝纫)

    〈形容词〉

    苛刻 [harsh]。如:削刑(犹严刑);削虐(苛刻can*暴);削薄(刻薄)消瘦,纤细瘦长 [slender]子何清削如此?——《流江记》又如:削削(纤弱的样子);削约(稀疏细小的样子);削瘦另见 xuē

    常用词组

    削白 削尖脑袋 削皮 削切 

    国语词典

     ?xuè ㄒㄩㄝˋ 

    〈动词〉

    用刀斜刮除去物体表层。如:「皮」、「铅笔」。《礼记·曲礼上》:「为天子瓜者副之。」分割。《战国策·齐策一》:「夫齐,削地而封田婴,是其所以弱也。」减弱。如:「灭」、「削弱」、「国势日」。《孟子·告子下》:「鲁之也滋甚。」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一·六国》:「魏不用公子无忌,故国以至于亡。」删除。如:「削职」。《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资治通鉴·卷二三六·唐纪五十二·顺宗永贞元年》:「俱文珍等恶其专权, 去翰林之职。」搜括。如:「剥」。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二》:「非盗府库之钱粮则生民之膏血。」责怪。如:「他刚刚被老师了一顿。」 ?xiāo ㄒㄧㄠ (一)?之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