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正文
    拼音:wài
    注音:ㄨㄞˋ
    部首:
    笔顺:外笔顺:撇、横撇/横钩、点、竖、点
    五笔:QH或QHY
    五笔98:QHY
    统一码:U+5916
    郑码:RSID
    仓颉码:NIY
    四角码:23200
    基本解释:外 wài ㄨㄞˋ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关系疏远的:外人。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详细解释: wài 

    〈名词〉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outside;outer]外,远也。——《说文》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礼记·曲礼》外骨内骨。——《周礼·考工记·梓人》夜来城外一尺雪。——唐· 白居易《卖炭翁》竹外桃花三两枝。——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又如:外户(从外面关闭的大门);外祟(指外来的危害);外槨(棺材外的套棺);外好里枒槎(对外人好,对自己人苛刻);外藩(外部屏藩);外廓(外城);外见(显现于外);外求(求之于外);外舍(在外住宿)外表;仪表 [appearance]吉凶见乎外。——《易·系辞》外托服从之名。——《资治通鉴》又如:外象bao*(指善恶美丑表现在身上,行动语言表现在外表上);外表(人的外貌仪表);外秀(外表俊秀);外和(外表和气);外化(外表的变化);外方内圆(谓外表正直,内心圆滑);外视(外观、外表)表面 [surface;face;outside appearance]无非是三等喻品,外像皮毛。——明·佚名《梼杌闲评——明珠缘》又如:外刑(施于身体表面的刑罚);外像(表面现象);外局(表面上);外合里表(表里不一);外见(显现于外);外扬(显现于外);外意(文字描绘的表面意义);外营(外层营垒)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husband]夫妇相称曰外内,晋、 魏以前无之。—— 清· 钱大昕《恒言录》外国 [foreign country]。如:外为中用外地;异乡 [province;another part of the country]上年老太太生日,曾有一个外路和尚来孝敬一个蜡油冻的佛手。——《红楼梦》又如:外役(在外服役);外奔(逃亡国外,逃离本阵营,投奔他方);外府(外地);外路和尚(从外地来的和尚。即行脚僧)外物。亦谓视为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亦指外界的人或事物 [external things]。如:外欲(指外界的诱惑);外情(受外界事物触动而生之情);外盖衣服(穿在外面的罩衣);外境(指外界事物);外诱(外界事物的诱惑);外论(外界的议论);外议(外界的舆论)指男子。亦指男宠,男色 [man]。如:外色(男色);外子(旧时妻称夫为外子);外言(男子所说有关公务之言);外嬖(指宫禁外的宠臣,亦指男宠);外宠(指宠臣;亦指娈童,男色)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relatives) of one's mother,sisters or daughters]周三不合图财杀害外父外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又如:外氏(外祖父母家);外祖(外祖父);外外(外甥);外外姐姐(外甥媳妇);外家(岳父家);外孝(属于母族、妻族或出嫁姐妹等方面的);外大父(外祖父);外王父(外祖父);外王母(外祖母)指外廷臣僚 [minister outside court]一个外郎,叫做丘三。——《初刻拍案惊奇》又如:外郎(官名。宋元时亦称衙门书吏);外朝(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local officcials]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白居易《重赋》又如:外班(指分发到外省任职的班次);外吏(外臣。指地方官);外镇(镇守边关要塞的将帅);外藩(有封地的诸侯王);外补(道员的缺分,原则上由中央任命,但也规定了几个缺位,由外省督抚呈请任用)指吏役人等 [servant]。如:外委总把(清代武官名。地位低于总把);外委(额外委派的低级武官);外场(打杂跑街的人)以外 [beyond;outside]其外之文。——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秦以攻取之外。—— 宋· 苏洵《六国论》付之度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以前 [before;formerly]。如:外者(从前,以往)外来的 [foreign]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红楼梦》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佛教称其他宗教、思想为外,自称为内 [other]。如:外道(佛教称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wai]外扮监斩官上。——元· 关汉卿《窦娥冤》

    〈动词〉

    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drift apart]内小人而外君子。——《易·否》又如:勿外(不要见外);外我(视我为外人;疏远我);外道(作客时,显得很疏远)背离 [deviate]骤令不行,民心乃外。——《管子·版法》排斥 [repel]坚、白、石不相外,藏三可乎?——《公孙龙子》抛弃 [abandon]有所通,则贪污之利外矣。——《吕氏春秋》

    〈形容词〉

    另外;其他;别的 [in addition;besides;other]令居外宅。——《史记·衡山王列传》又如:外教(外央。外行);外来钱(外快。额外的财利);外转(外输;外快);外慕(犹言他求;别有喜好);外第(别宅);外累(谓身外事物的烦扰、拖累)异;不一 [different]。如:外意(二心;异志);外道(见外;客气)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unofficial;irregular;unjust]齐悼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汉书·齐悼惠王传》又如:外四路(指远亲);外务(份外的事;外遇);外宅(外妇;外室。指与男子无妻妾关系而同居的妇女);外名(外号);外妇(外妻;指男子于正妻以外在别处另娶的妾或私通之妇);外道(歪门邪道,搞不正当的活动)

    常用词组

    外邦 外币 外边 外表 外宾 外部 外埠 外财 外侧 外层大气 外差 外场 外钞 外臣 外出 外出血 外串 外带 外待 外敌 外地 外典 外电 外调 外耳 外分泌 外放 外敷 外感 外高加索 外高加索人 外功 外公 外国 外海 外行 外号 外合里应 外患 外汇 外活,外活儿 外货 外祸 外籍 外加 外家 外间 外艰 外交 外角 外界 外景 外径 外舅 外科 外壳 外客 外寇 外快 外宽内忌 外宽内深 外来 外来户 外来语 外力 外流 外流河 外路 外露 外贸 外貌 外面 外皮层 外婆 外戚 外欠 外强中干 外侨 外巧内嫉 外切 外亲 外亲内疏 外勤 外倾 外人 外任 外伤 外商 外伸 外甥 外甥女 外省 外史 外事 外手 外水 外孙 外孙女 外孙子 外胎 外逃 外套 外廷 外头 外围 外文 外侮 外务 外鹜 外县 外线 外乡 外向 外销 外心 外星人 外形 外姓 外延 外洋 外衣 外溢 外因 外阴 外引 外语 外遇 外圆内方 外援 外缘 外源河 外在 外宅 外债 外展神经 外长 外罩 外痔 外传 外资 外族 外祖父 外祖母 

    国语词典

     wài ㄨㄞˋ 

    〈名词〉

    不属于某一定的范围内均称为「」。相对于「内」而言。如:「内」、「门」、「屋」。特指外国。如:「古今中」、「对外贸易」。戏曲中的脚色名称,多扮演老年男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五出》:「扮沈公宪,净扮张燕筑,小旦扮寇白门,丑扮郑妥娘同上。」

    〈形容词〉

    非自己所在或所属的。如:「外币」、「外地」、「外族」。母亲、出嫁的姊妹、女儿家的亲戚称为「」。如:「外祖父」、「外甥」、「外孙」。别的、其他的。如:「一章」、「一首」。《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汉·王充《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传也。」不是正式的。如:「外号」、「外史」。

    〈动词〉

    疏远。《易经·否卦·彖曰》:「内小人而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荀子·王霸》:「人主则贤而偏举,人臣则争职而妒贤。」处于……之。《国语·晋语六》:「今吾刑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背叛。《管子·版法》:「骤令不行,民心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