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ǒu
〈副词〉
(会意。从口,从不。“不”亦兼表字音。本义:不然,不是这样)[古]∶不,不然,不如此 [nay;no]否,不也。——《说文》否臧凶。——《易·师》否德黍帝位。——《书·尧典》。注:“皆训不。”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战国策·魏策》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梁惠王上》又如:这是妥当的办法吗?否非,不是 [not]大人否亨。——《易·否卦》否则熟虑而从之。——《礼记·表记》。注:“谓非己志也。”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墨子》——用于“能否”、“可否”、“是否”中。如:明日能否出发,需视天气而定用在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又如:汝知之否另见 pǐ〈副词〉
不同意。相当于口语中的「不」字。如:「否认」、「否决」。《战国策·魏策四》:「否,非若是也。」〈助词〉
不然。如:「否则」。用在问句句尾,表示询问。如:「知道否?」否 pǐ ㄆㄧˇ〈名词〉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干(?)?上。象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之义。坏、恶。如:「否极泰来」。《诗经·大雅·抑》:「于呼小子,未知臧否。」《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形容词〉
不好、恶劣的。如:「否德」。汉·桓宽《盐铁论·复古》:「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 虑。」〈动词〉
贬斥。如:「臧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