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āng
〈形容词〉
(形声。从水,王声。本义:深广的样子)同本义 [vast]汪,深广也。——《说文》汪是土也。——《国语·晋语》。注:“大貌。”泽汪濊。——《汉书·礼乐志》汪汪若千顷陂。——《后汉书·班彪传》又如:汪波(盈盈水波);汪汪(水宽广的样子);汪浵(水深的样子);汪流(水深的样子);汪然(深广的样子);汪茫(气势广大的样子;广阔无边的样子);汪翔(广博)泪汪汪的,含泪多的 [tearful]。如:汪浪(泪流不止的样子);汪然(形容泪多的样子);汪漾(泪多的样子)弯曲的 [bent]曲则全,汪则正。——《马王堆汉墓帛书》〈名词〉
池。指污浊的小水坑 [puddle]渟水曰汪。——《通俗文》尸之周氏之汪。——《左传·桓公十五年》又如:汪坑(水坑,池沼)古地名。故地约在今陕西省白水县境 [Wang]伐秦,取 汪及 彭衙而还。——《左传》姓〈动词〉
液体聚集在一起 [(of liguids) accumulate;collect]。如:汤里汪着油〈象〉
狗叫声 [bark]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西游记》〈量词〉
用于液体 [puddle;pool]。如:一汪儿水;一汪血〈形容词〉
水深而广。如:「汪洋大海」。《说文解字·水部》:「汪,深广也。」〈名词〉
池。《左传·桓公十五年》:「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晋·杜预·注:「汪,池也。」《西游记·第四二回》:「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注成汪皮肉开。」量词。用于停聚一处的液体。如:「一汪秋水」、「一汪血」。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汪踦。〈状〉
形容狗叫声。如:「那儿有只小狗正汪汪的叫个不停。」〈动词〉
液体积聚。《jin*瓶*梅·第七五回》:「从早辰吃了口清茶,还汪在心里!」《红楼梦·第三一回》:「地下的水淹著床腿,连席子上都汪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