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正文
    拼音:shì
    注音:ㄕˋ
    部首:
    笔顺:視笔顺:点、横撇/横钩、竖、点、竖、横折 、横、横、横、撇、竖弯钩
    异体字:眂 眎 眡 视
    五笔:PYHQ
    五笔98:PYHQ
    统一码:U+8996
    郑码:WSLR
    仓颉码:IFBUU
    四角码:36212
    基本解释:

    視 shì ㄕˋ

    看。《説文•見部》:“視,瞻也。”觀察;審察。《釋名•釋姿容》:“視,是也,察其是非也。”看待;對待。《字彙•見部》:“視,看待也。”照顧;照料。《國語•晋語八》:“叔魚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饜也,必以賄死。’遂不視。”效法。《廣雅•釋詁三》:“視,效也。”比照,比較。《小爾雅•廣言》:“視,比也。”治理,處理。《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崔子稱疾,不視事。”接納。《禮記•坊記》:“故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周時諸侯使卿以大禮代謁天子。《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殷覜曰視。”教導。《儀禮•鄉射禮》:“命釋獲者設中遂視之。”活,生存。《老子》第五十九章:“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通“示”。以事或物示人;表示。《書•洛誥》:“公既定宅,伻來,來視予卜休恒吉。”通“指”。發令。《列子•湯問》:“肆咤則徒卒百萬,視撝則諸侯從命。”水名。即涀水,在河南省葉縣西。《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三十里曰雅山,灃水出焉,東流注于視水。”姓。《萬姓統譜•紙韻》:“視,見《姓苑》。”
    详细解释:

    視、眡、眎 shì

    〈動〉

    (1) (會意兼形聲。从見示,示亦聲。見,看見。示,表現。本義:看)

    (2) 同本義 [look at]

    視,瞻也。——《說文》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書·泰誓中》

    目不能徧視,手不能徧操。——《墨子·辭過》

    子興視夜。——《詩·鄭風·子曰雞鳴》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熟視之。——《戰國策·齊策》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柳宗元《三戒》

    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視探(看望,探望);視瞻(顧盼的目光);視日(觀日影而察早晚時刻;注視太陽);視遠步高(高視闊步);視習(見習)

    (3) 考察,察看,審察 [inspect]

    視其所以。——《論語·爲政》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左傳·莊公十年》

    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戰國策·齊策》

    又如:視師(視察軍隊);視草(檢視天子所寫文詞詔令的草稿);視藥(查看湯藥);視蔭(觀察日影)

    (4) 治理,處理 [administer;treat]

    崔子稱疾不視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又如:視朝(天子朝臨治理政事);視篆(古代官印皆用篆文,故官吏上任治事稱“視篆”)

    (5) 看待 [regard;look upon]

    棄其婦,致鬱郁死,是芋視乃婦也。——清· 周容《芋老人傳》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宋· 蘇洵《六國論》

    然言其戶,則視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視遇(看待,照顧);視同膜外(視若無睹;漠不關心);視民如傷(將百姓的疾苦看作自己的傷痛);視爲同路人;視偉(看重)

    (6) 通“示”。向…表示 [show]

    指視我。——《漢書·周勃傳》

    視民不奢。——《漢書·晁錯傳》。師古曰:“視讀曰示。”

    視民不恌。——《詩·小雅·鹿鳴》

    亦視項羽無東意。——《漢書·高帝紀》

    又如:視化(顯示教化。視,同“示”)

    (7) 比照 [compare]

    環顧國內,賊氛方熾,杌隉之象,視清季有加。——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視秩(比照品級次第)

    (8) 效法 [imit]

    王懋乃德,視乃厥祖。——《書·太甲中》

    又如:視效(仿效;效法)

    (9) 接納 [admit]

    故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禮記·坊記》

    (10) 照顧,照看 [care for]。

    如:視護(照看護理);視濯(古代祭祀時照料洗濯祭器);視寢(侍寢);視養(照料養育);視候(看望,問安)

    (11) 發令 [give order]。

    如:視師(督率軍旅);視撝(指揮。視與指通)

    词性变化

    視 shì

    〈名词〉

    (1) 眼;眼力;視線 [sight;vision]

    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莊子·養生主》

    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明· 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視流(目光流轉,不專注於一物);視躁(目光不定的樣子);視端(目光端正)

    (2) 水名。即“涀水” [Shi River]。在河南省葉縣西

    常用词组

    視差 視察 視而不見 視界 視距 視覺 視力表 視盲 視區 視如糞土 視如敝屣 視如寇仇 視如土芥 視若路人 視若無睹 視事 視死如歸 視死如飴 視聽 視同兒戲 視網膜 視爲畏途 視險如夷 視線 視學 視野 視閾 視遇

    国语词典

    視 ㄕˋ shì

    〈動〉

    看、見。
    如:「凝」、「注」。
    唐·杜甫〈彭衙行〉:「從此出妻拏,相涕闌干。」

    察看、觀察。
    如:「視察」、「巡」。
    《論語·為政》:「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管子·四時》:「令有時,無時則必,順天之所以來。」

    看待、對待。
    如:「忽」、「仇」、「一視同仁」、「視如己出」。
    《孟子·離婁下》:「君之臣如手足,則臣君如腹心。」

    ban*理、治理。
    如:「就職視事」。
    《史記·卷五·秦本紀》:「韓王衰絰入弔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弔祠,喪事。」

    顯示、表示。
    《詩經·小雅·鹿鳴》:「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
    《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已渡,皆湛舡,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士必死,無還心。」通「示」。

    比較、比擬。《孟子·萬章下》:「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民國·孫文〈黃花岡烈士事略序〉:「環顧國內,賊氛方熾,杌隉之象,清季有加。」

    效法。
    《書經·太甲中》:「王懋乃德,乃厥祖,無時豫怠。」
    漢·孔安國·傳:「言當勉修其德,法其祖而行之,無為是逸豫怠惰。」

    〈名词〉

    眼力。
    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茫茫,而髮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