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正文
    拼音:
    注音:ㄐㄧˋ
    部首:
    五笔:PDS或PDSK
    五笔98:PDSK
    统一码:U+5BC4
    郑码:WDAJ
    仓颉码:JKMR
    四角码:30621
    基本解释:寄 jì ㄐㄧˋ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怀。寄意。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虫。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寄信。寄钱。认的亲属:寄父。寄母。寄子。
    详细解释: jì 

    〈动词〉

    (形声。从宀( 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同本义 [live away from home;visit]寄,托也。——《说文》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仪礼·丧服》传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又如:寄籍(寄居外地而附以户籍的叫寄籍);寄庄(在外地买地设庄,收租)委托,托付 [entrust]令可以寄政。——《国语·齐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倚南窗以寄傲。——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又如:寄命(委以重任;生命如寄旅,因此比喻短暂的生命);寄付(委托;托付);寄任(指所委托的重要责任;托付重任)依赖;依附 [depend on]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白居易《有木诗》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与兹乡。——黄景仁《洞庭行赠大归包川》又如:寄命(寄身;托身);寄口(依靠别人生活)寄放;寄存 [deposit]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南史·江淹传》又如:寄包(寄存行李;喻指寄宿);寄物(寄存的东西;寄托某件物品作为凭证)寄托 [place (hope,etc.) on]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潜《归去来兮辞》先王寄理于竹帛。——《韩非子·安危》又如:寄怀(寄托情志;用真诚的心意待人);寄意(寄托情意)托人递送 [transmit;send;post;mail]女寄言于母。——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又如:寄声(托人口头传达问候);寄外(妻子寄信或他物给丈夫);寄言(寄语、带信);寄奉(敬词。谓通过邮递奉呈)

    〈形容词〉

    非亲生的——指亲属 [adopted]。如:寄儿;寄爹;寄娘;寄女;寄名(旧时迷信将儿童拜在他人名下做义子,叫寄名)

    〈名词〉

    人物名 [name]寄伪儿啼。(区寄假装像小孩子的啼哭。儿,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像小孩子似的。)——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翻译官。古代称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吏 [translator]。如:寄象(古代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寄鞮(古代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常用词组

    寄辞 寄存 寄存处 寄存器 寄递 寄顿 寄发 寄放 寄怀 寄籍 寄迹 寄居 寄名 寄母 寄情 寄人篱下 寄生 寄生虫 寄生生活 寄食 寄售 寄宿 寄宿生 寄托 寄养 寄予 寄语 寄寓 寄主 寄住 

    国语词典

     jì ㄐㄧˋ 

    〈动词〉

    暂时的托身。《文选·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佗方?」《聊斋志异·卷三·连琐》:「何居里,久此间?」托付、依附。如:「寄托」。《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百里之命。」传达言语、书信、心意等。今多指透过邮递传送。如:「寄信」、「邮包」、「寄语白云」。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元·姚燧〈征衣·欲君衣君不还〉曲:「欲君衣君不还,不君衣君又寒。」

    〈副词〉

    暂时依附的。如:「寄居」、「寄宿」、「寄食」。临时委托的。如:「寄存」、「寄卖」。

    〈形容词〉

    非亲生关系的。如:「寄父」、「寄母」、「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