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涂
(1).山名。在 河南 嵩县 西南, 伊水 之北,亦称 崖口 ,又称 水门 。《左传·昭公四年》:“ 四岳 、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 四岳 三涂 ,实不一姓;金城汤池,未若人和。”
(2).同“ 三途 ”。佛教语。《百喻经·夫妇食饼共为要喻》:“坠堕三涂,都不怖畏。”《新唐书·傅奕传》:“ 西域 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吓愚欺庸。”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言虏求佛经》:“示之以三涂六道之苦,诱之以人天福果之説。” 清 蒋士铨 《临川梦·谱梦》:“情将万物羈,情把三涂繫,《小雅》《离骚》结就情天地。”
同“ 三途 ”。《西游记》第十一回:“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涂六道,蒙诱愚蠢。”
地名。古代指太行、轘轅、崤澠,皆在今河南省境內,為險要之地。
左傳.昭公四年:「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印度宇宙觀中將眾生存在的世界分成五或六道,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而將畜生、餓鬼、地獄三種處境悲慘的狀況,稱為「三塗」。三塗是借用中國儒家經典左傳「三塗」一詞,表示危險之處,以之翻譯梵語apāyagati。
賢劫經.卷六:「消世無益法,滅化三塗厄。」 西遊記.第十二回:「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蒙誘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