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more hares to come and clash themselves against it—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s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出处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使用例句
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
守株待兔是成语。
国语词典
守株待兔
相傳一農夫見兔觸樹而死,為他所得,遂不事農作,守在樹旁,等待兔子撞樹,終一無所獲。典出韓非子.五蠹。後比喻拘泥守成,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
漢.王充.論衡.宣漢:「以已至之瑞,效方來之應,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 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