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组词 > 正文

    焚书坑儒

    详细解释
焚书坑儒 (fénshū-kēngrú)
指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燔书坑儒” burning books and burying Confucian scholars alive 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焚书坑儒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使用例句

满清入主中原,焚书坑儒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

焚书坑儒是成语。

国语词典

焚書坑儒 (fén shū kēng rú)

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言儒生是古非今,反對批評朝政、法令,因此建議除了秦記、醫藥、卜筮、種樹等書外,一律燒毀,及談論詩書或以古非今者皆誅戮。次年,方士、儒生盧生等為始皇求不到仙藥,之後,盧生、侯生不滿始皇剛愎暴戾而逃亡,始皇大怒,於咸陽坑殺四百六十餘名儒生。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上一位
曲阿

下一位
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