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正文
    拼音:shā
    注音:ㄕㄚ
    部首:
    笔顺:鎩笔顺: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撇、点 、横、竖钩、撇、点、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异体字:
    五笔:QQSC
    五笔98:QRSC
    统一码:U+93A9
    郑码:POFQ
    仓颉码:CKCE
    四角码:87147
    基本解释:

    鎩 shā ㄕㄚˉ

    古代一種長矛。摧殘,傷殘:鎩羽(羽毛掉落,喻失意受挫折)。鎩羽之鳥。
    详细解释:

    鎩 shā

    〈名词〉

    (1) 長刃矛,古代的一種兵器 [long spear]

    不敵於鉤戟長鎩也。——《漢書·陳勝項藉傳》。注:“鈹也。”

    鉏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漢· 賈誼《過秦論》

    (2) 鈹有鐔 [long lance with handle]

    鎩,鈹有鐔也。——五代· 徐鍇《說文系傳》

    词性变化

    鎩 shā

    〈動〉

    (1) 摧殘;傷害[羽翅] [hurt]

    鎩羽暴鱗,復見翻躍。——鮑照《拜侍郎上疏》

    又如:鎩羽(毛羽傷殘,不能高飛。比喻人受摧殘而失志);鎩翼(羽毛摧敗,不能高飛);鎩翅(折翅);鎩翮(即鎩羽);鎩羽暴鱗(鎩羽涸鱗。毛羽傷殘,魚池水乾。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爲困難)

    (2) [飛鳥] 張翼 [wing]

    鎩,《字林》:“張翼也”。——唐· 玄應《一切經音義》

    国语词典

    鎩 ㄕㄚ shā

    〈名词〉

    長矛。
    《文選·陸機·辯亡論》:「長棘勁,望飆而奮。」

    〈動〉

    摧殘。
    《文選·左思·蜀都賦》:「鳥翮,獸廢足。」
    南朝宋·鮑照〈拜侍郎上疏〉:「鎩羽暴鱗,復見翻躍。」

    鎩 ㄕㄞˋ ?shài

    (一)?之又音。